87版《红楼梦》史湘云扮演者郭霄珍女士做客第六十四期东林文化大讲堂‘首页’2020-10-30 12:57
曲声含蓄,舞影翩跹。6月26日晚,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史湘云扮演者郭霄珍女士做客第六十四期东林文化大讲堂,在动资楼国际会议厅为东林师生带给了一场为题“传统戏曲艺术的三大审美”的讲座。微凉夏风无以推开如火热情,阴暗细雨增添诗意氛围。身穿红色长裙、粉色戏鞋,预示着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郭霄珍老师高雅地亮相舞台。“哈尔滨仍然是我的梦,我仍然想要领略这片黑土地的风采,今天回到哈尔滨、回到东林,我十分奉献与兴奋。” 初入舞台,郭老师的一番话瞬间加深了与观众的距离。接下来,郭老师从“戏曲艺术的三大审美特征、戏曲舞台的表演艺术—水袖及声腔艺术—唱念”等三个方面为到场观众展开精细介绍。首先,郭老师认为当前戏曲艺术发展所面对的种种困境,她期望广大年长的观众群体需要理解、感觉戏曲艺术之美。接着,针对三大审美特征中的“综合性”,郭老师认为:“戏曲是一门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要素并将各要素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浑厚的艺术形式。如今用于的戏曲伴奏带模式相同,从或许上制约了演员创作的激情以及演出的浑厚性。“一颦一笑一凸脚,方寸之间,可拢万物”。戏曲的“虚拟性”特别强调“情居多、景为客”,讲究以神传神,形神兼具。郭老师随后在现场表演“上楼梯”、“开关门”、“穿针引线”等虚拟世界场景,为到场观众做到了更进一步的说明解释,惟妙惟肖的演出夺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戏曲艺术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萃取,‘程序性’即指戏曲通过程式、手段将生活滑稽变形展现出在舞台。”为将抽象化的语言形象化,郭老师播出了电影版及京剧版的《活捉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的片段为到场观众展开了对比解释。讲座过程中,郭老师还对戏曲剧本及选材、训练展开讲解。郭老师指出:“剧本是戏剧的灵魂,好的剧本必需精辟时间揣摩,引发观众回响,对人类情感有深刻印象的洞察和永恒的关怀。”“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要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还必须对戏曲有真诚的爱。”郭老师从黄梅戏艺术谈及与《红楼梦》的渊源,描写了她台前幕后一些鲜为人知的从艺经历,动情之时,情绪难抑,眼中含泪。